
10月24日,华中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风景园林学博士生导师高翅教授受邀莅临我校,在座无虚席的报告厅内,为全校四百余名师生带来一场题为“顺地脉续文脉 调人天书新篇”的高水平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科学技术处主办、建筑学院承办,学院副院长(牵头)陈必锋主持。
报告伊始,陈必锋代表学院对高翅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高翅教授在可持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等领域的深厚造诣与卓越贡献。他指出,高翅教授的到访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必将为相关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
讲座中,高翅教授结合自身深耕可持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30余年的实践经验与学术积淀,以“地脉”“文脉”“人脉”三者的辩证关系为逻辑主线,系统阐述了可持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理念。他强调,地脉是自然赋予的生态基底,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构成的动态生命系统;文脉是历史积淀的文化基因,承载着地域特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与集体记忆;而“调人脉”则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智慧,旨在通过设计让景观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促进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
在理论阐释基础上,高翅教授结合武汉东湖绿道综合整治、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等多个重大实践案例,生动剖析了“顺地脉、续文脉、调人脉”的具体实现路径。这些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经验,让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高翅教授强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这与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高度契合。他勉励青年学子,要夯实专业基础,拓展人文视野,培养系统思维,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风景园林师的使命。
互动提问环节,师生们围绕“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巷景观的保护性设计策略”“康养景观设计中的适老化细节把控”等前沿议题踊跃提问,高翅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一一予以精彩回应,其“保护性更新重在活化肌理而非简单复古”等观点引发全场共鸣,掌声不绝于耳。
讲座尾声,陈必锋作总结。他表示,本场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一次专业精神的洗礼。他期望全体师生能将高翅教授的前沿思想与人文情怀融入学习与科研,共同推动我校风景园林与建筑学科迈向新台阶。
此次学术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我校与业内权威专家之间的学术交流桥梁,更有效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明晰了研究方向。对我校强化风景园林、建筑学等学科的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